最近,长虹、TCL等多个家电企业被政府部门要求退还节能补贴,总额超过10亿元。一方面,有人质疑,政府补贴算法有漏洞,另一方面,有人反问,是不是家电企业在“骗补”?究竟“退补风波”谁之过?
两大家电企业齐发文,说好的优惠,为啥要还回去?
四川长虹近日发布公告,四川省财政厅将收回此前拨付给长虹的补贴清算资金,一部分原本是用来补贴长虹平板电视的销售。据测算,这将导致长虹2015年度的合并报表利润减少5.19亿元。对于收回原因,长虹并未说明。
四川长虹新闻言人刘海中表示,“公告上已经提出一个明确的意见,我们对此还有些需要跟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的,还有些数据存有异议,还需要沟通。”
TCL近期发布的公告也显示,广州开发区经济发展局要求企业退回财政补贴资金572万元。此外,企业先前垫付给消费者的2.4亿元补贴资金也未收到。TCL对于“退补”结果有异议,将“暂不退还相关款项,也暂不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全国推行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冰箱、空调、洗衣机、平板电视、热水器入选。其中平板电视补贴门槛最低,因此补贴规模最大。长虹也成为本次被要求退回补贴金额最多的企业。
退补风波,一石激起两层浪
对于本次“退补”风波,家电行业专家、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在补贴金额的计算方法上,企业和政府之间可能存在出入。
罗清启:“一些农民可能不知道当时有一个期限,有的没要发票,知道有补贴之后,他又去开发票,这里面就存在购物实际时间和开票实际时间不一致,我觉得现在国家收回补贴,主要是针对这样一部分机器。”
苏宁青岛地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各家企业被要求退还的金额如此之大,说明不仅仅存在计算上的误差,更存在“骗补”的可能。“骗补”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虚报销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存在虚标能效的可能。
这位负责人表示:“理论上来讲,补贴由企业先行垫付,结束之后由企业申报,政府才进行补贴,所以会存在数据一致性问题。企业说,我卖了1万台,政府说,你只卖了5000台。第二个就是等级的差异,一级、二级,国家是有一个严格的认定,会不会存在不是一级的,企业说是一级能效?可能存在这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