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江北区率先试水“两权一房”抵押贷款,一举激活了农村三大“沉睡”的资产———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农村融资渠道由此拓宽。
来自江北区金融办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江北区“两权一房”贷款余额已逾2亿元。
而眼下,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船舶使用权,甚至包括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权益等在内的“多权一房”的出现,正在盘活宁波更多的农村静态资产,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
继江北区2009年4月在全国率先试水“两权一房”抵押贷款后,宁波各地农村频繁尝试拓宽渠道进行融资创新尝试———“四权一房”、“五权一房”相继推出,而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船舶使用权,甚至土地经营权、房票质押等静态抵(质)押物的激活,让农民有了创业的底气。
记者昨日在采访中获悉,鄞州区将江北区“两权一房”抵押贷款、宁海县“四权一房”抵押贷款的做法又往前推了一步———在新出台的《关于开展农村“五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工作的试行意见》中明确,今后辖区内农民可凭借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或农村住房,向经办银行提出抵(质)押贷款申请,以满足其建房、装修、创业等信贷需求。
而据记者了解,此前,林权、海域权、船舶使用权等抵(质)押贷款模式已在宁波的宁海、象山等地推广。
9月中旬一过,宁海黄坛冬盛林业专业合作社500亩香榧基地紧跟着就开始施冬肥了,往年这个时候,合作社负责人吴冬益都要为肥料以及大笔人工费用发愁。
不过,这一次,吴冬益颇为淡定———他以300亩林地为抵押,从宁海信用联社获得了50万元的授信额度。
“除前期种苗的投入外,后期的灌溉、施肥、人工等,我随时都可用这笔贷款周转。”昨日,吴冬益告诉记者,“这要在四五年前,怎么也不会想到,林地这样的静态资产也能以较低的成本转化成活的资本。”
此前,像吴冬益这样的农户,通过担保途径只能获得少量融资资金。
除了林权抵押,海域权、船舶所有权等相继成为抵(质)押物,无疑为宁波的宁海、象山等沿海区县渔民带来利好。
就在上月底,宁波的镇海区又“解冻”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和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权益质押”(简称“经营权”和“房票”)两项静态资产,以此拓宽农民融资渠道。
在镇海农商行授信管理部总经理王春蕾看来,目前,农村产权交易多以农户自由交易为主、品种单一、缺乏有效平台,将“静态”产权纳入抵(质)押物范畴,可在释放资源的同时,满足农民创业的融资需求。
“无论是‘两权一房’,还是‘多权一房’,只要资产和权利是完整的,都可作为发放贷款的抵(质)押物,‘两权一房’试行之初惠及面并不广,但几年下来已得到普遍认同,林权、海域权、船舶使用权等越来越多农村静态资产开始被纳入抵(质)押范畴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对农民而言,这部分的融资空间将越来越大。”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金雪军昨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来源: 中国宁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