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6%,增速比1月至9月份放缓1.1个百分点。今年4月份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呈逐月收缩趋势,由4月份的同比增长21.9%收缩至10月份的同比增长3.6%。其中,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速比9月份放缓0.5个百分点。
从结构上来看,汽车制造业利润下滑已经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放缓的重要影响因素。1月至10月份,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分别同比增长5.7%、6.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4%。自8月份以来,汽车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增速由升转降,且降幅在逐月扩大。
“汽车行业利润下降要从汽车生产端和消费端来分析。”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从生产端来看,汽车产能逐渐扩大,市场竞争增强,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从消费端来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加,近几年汽车消费增长放缓,给汽车行业利润增速带来影响。据报道,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高达2.17亿辆,占全球比重呈上升趋势。
从今年的产销情况来看,前三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完成了204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0.8%和1.5%,增长幅度不高。10月份,汽车产销延续了7月份以来的下降走势。其中,汽车生产环比下降0.92%,同比下降10.05%;销售环比下降0.58%,同比下降11.70%。1月至10月份,汽车产销同比双双下降,出现今年首次负增长。在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汽车产销增速下滑是正常现象,因为我国汽车产销基数较大,2017年已经达到2940万辆的产销规模。
从价格方面来看,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期石油、煤炭等能源和钢铁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汽车行业的利润水平。刘学智认为,今年大幅降低进口汽车及零配件关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汽车零售价,也给行业盈利增长带来一定影响。
此前发布的《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8—2019)》显示,受关税政策变化影响,2018年进口汽车市场波动较大,呈现供需双降、行业库存大幅波动、市场结构深度调整三大特征。据统计,1月至9月份,我国累计进口汽车84.7万辆,同比下降4.2%。该报告预测,短期来看,我国汽车进口可能依旧面临下滑趋势。
汽车产销下滑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市场中不乏看衰汽车市场甚至整个消费市场的声音。事实上,虽然从当前形势来看,汽车产销高速增长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低增长或许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常态,但我国汽车行业发展仍存在很多积极向好因素。对此,专家分析认为,首先,汽车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优质资源加速向优质车企聚集;其次,汽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高于产销量增速,产业发展较为健康;再次,新能源汽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或将成为后期产销由降转升的重要力量。
辛国斌表示,考虑到我国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替代量很大,三四线城市的需求量较高,今后汽车行业的增长空间仍比较广阔。需要引导行业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降本增效,实现汽车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刘学智认为,汽车行业的高速扩张时期已经过去,未来是汽车技术提升和更新换代的重要时期,尽管增长速度不会很快,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仍然很大。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国内外市场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汽车行业产销及利润出现暂时下滑是正常表现。在扩大开放、减税降费等优化供给端环境和稳步提高居民收入、优化消费结构等提高需求端意愿的政策作用下,汽车行业整体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