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引入质量评估机制 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
摘要:自2011年正式开展该项工作以来,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受到了困难群众、援助律师等多方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法律援助办案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对于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确保和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新上海网6月14日电(陈怡)普陀区司法局在扎实推进法律援助事业发展中,积极探索科学方法,引入办案质量评估机制,组建办案质量评估考核小组,推进办案质量评估制度化、规范化运作。
自2011年正式开展该项工作以来,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受到了困难群众、援助律师等多方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法律援助办案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对于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确保和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据介绍,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评估,是加强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是对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一种有效监控方式。
据介绍,普陀区司法局 制定出台了《普陀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考核办法》、《普陀区法律援助律师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标准,明确程序,确保评估考核规范化。 同时区司法局对办案全程实时监控,严格执行承办律师定期报告制度、庭审旁听制度、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等;落实定期走访听取公安、检察院、法院、劳动仲裁院等部门对法律援助承办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等制度,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案质量。
此外,区司法局还建立健全案件定期沟通制度,为办案律师与受援人之间架起信息沟通桥梁;实行办案质量回访等工作制度,扩大质量分析研判的信息面,提高质量评估的科学性。
根据《普陀区法律援助律师管理办法》, 由具备任职条件的律师自行提出申请,区法律援助中心会同区司法局律师公证科、法制科等责任部门,按照“择优聘任,品行优先”的原则,严格审核把关,切实把综合素质过硬的律师纳入区法律援助律师队伍。
相关部门结合每季度召开一次的法律援助律师工作例会,通报前一阶段办案质量评估考核情况,分析查找问题,明确下阶段工作重点和要求。对评估考核“不合格”案件的承办律师实行“首次诫勉,二次调整”。
区司法局组织律师认真学习研究司法部出台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帮助律师厘清承办案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和相关事项办理时限;定期组织办案律师参与区律工委举办的各类专题讲座,接受更为专业的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办案律师专业水平。
加强管理,实施全程动态监控也是普陀区司法局的创新举措。首先,案前重“告知”;其次,案中重“跟踪”;此外,案后重“审查”。
区司法局还加强协作,发挥多方监控合力。区司法局开展了法律援助“大回访”活动,由街道(镇)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合,采取发放《意见征询表》、上门走访、电话、短信、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询司法部门、资深律师、受援人等多方意见,形成评估办案质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引入“同行审查”模式,在每个主要的业务领域都成立一个由相对独立、经验丰富的第三方律师和法律专家组成的审查小组,分民事和刑事两大类建立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评分标准,每季度进行一次审查评估,根据有关规定抽取案卷材料进行审查评分,分别评出“优秀”、“合格”和“较差”3个等级,总结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向律师提出改进建议。
据介绍,自实行办案质量评估以来,承办律师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重视度有了新的认识,服务态度有了新的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据数据统计,受援人对承办律师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执业纪律等满意率连续两年达到95%以上,并实现零投诉。2012年,区法律援助中心荣获“普陀区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窗口”称号。
区司法局表示,严把卷宗归档关是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关键。 区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视案卷材料归档这一最终防线,对于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案卷材料,责令承办律师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补齐或修正工作,从细节上确保案件质量。
同时,实行“同行审查”模式是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同行审查”模式的采用,有效提高了案件质量评估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第三方律师或法律专家从律师的专业角度,对案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办案律师因此接受到更为专业的指导,且纷纷表示此模式的运用能使自己深刻体会到自身办理案件中存在的不足,整改效果十分明显。
法律援助工作是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保证受援人获得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整个法律援助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普陀区法律援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法律效果。()
自2011年正式开展该项工作以来,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受到了困难群众、援助律师等多方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法律援助办案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对于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确保和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据介绍,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评估,是加强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是对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一种有效监控方式。
据介绍,普陀区司法局 制定出台了《普陀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考核办法》、《普陀区法律援助律师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标准,明确程序,确保评估考核规范化。 同时区司法局对办案全程实时监控,严格执行承办律师定期报告制度、庭审旁听制度、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等;落实定期走访听取公安、检察院、法院、劳动仲裁院等部门对法律援助承办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等制度,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案质量。
此外,区司法局还建立健全案件定期沟通制度,为办案律师与受援人之间架起信息沟通桥梁;实行办案质量回访等工作制度,扩大质量分析研判的信息面,提高质量评估的科学性。
根据《普陀区法律援助律师管理办法》, 由具备任职条件的律师自行提出申请,区法律援助中心会同区司法局律师公证科、法制科等责任部门,按照“择优聘任,品行优先”的原则,严格审核把关,切实把综合素质过硬的律师纳入区法律援助律师队伍。
相关部门结合每季度召开一次的法律援助律师工作例会,通报前一阶段办案质量评估考核情况,分析查找问题,明确下阶段工作重点和要求。对评估考核“不合格”案件的承办律师实行“首次诫勉,二次调整”。
区司法局组织律师认真学习研究司法部出台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帮助律师厘清承办案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和相关事项办理时限;定期组织办案律师参与区律工委举办的各类专题讲座,接受更为专业的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办案律师专业水平。
加强管理,实施全程动态监控也是普陀区司法局的创新举措。首先,案前重“告知”;其次,案中重“跟踪”;此外,案后重“审查”。
区司法局还加强协作,发挥多方监控合力。区司法局开展了法律援助“大回访”活动,由街道(镇)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合,采取发放《意见征询表》、上门走访、电话、短信、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询司法部门、资深律师、受援人等多方意见,形成评估办案质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引入“同行审查”模式,在每个主要的业务领域都成立一个由相对独立、经验丰富的第三方律师和法律专家组成的审查小组,分民事和刑事两大类建立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评分标准,每季度进行一次审查评估,根据有关规定抽取案卷材料进行审查评分,分别评出“优秀”、“合格”和“较差”3个等级,总结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向律师提出改进建议。
据介绍,自实行办案质量评估以来,承办律师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重视度有了新的认识,服务态度有了新的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据数据统计,受援人对承办律师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执业纪律等满意率连续两年达到95%以上,并实现零投诉。2012年,区法律援助中心荣获“普陀区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窗口”称号。
区司法局表示,严把卷宗归档关是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关键。 区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视案卷材料归档这一最终防线,对于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案卷材料,责令承办律师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补齐或修正工作,从细节上确保案件质量。
同时,实行“同行审查”模式是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同行审查”模式的采用,有效提高了案件质量评估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第三方律师或法律专家从律师的专业角度,对案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办案律师因此接受到更为专业的指导,且纷纷表示此模式的运用能使自己深刻体会到自身办理案件中存在的不足,整改效果十分明显。
法律援助工作是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保证受援人获得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整个法律援助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普陀区法律援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法律效果。()